芭蕾舞是怎么艰辛的练出来的
271人浏览
2025-09-02 03:24:05
共7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芭蕾舞机构怎么选 7个回答
-
芭蕾舞pk街舞的句是什么句 7个回答
-
芭蕾舞双人舞会有反应吗 7个回答
-
古典舞芭蕾舞和现代舞三个舞种可以结合吗 7个回答
-
如何学习芭蕾舞 7个回答
-
哪里有学芭蕾舞基本功的 7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芭蕾舞前要给舞伴弄出来是真的吗
2025-09-027个回答
-
芭蕾舞比赛前会发生什么事情
2025-09-027个回答
-
拉丁舞比赛之前是不是要发泄
2025-09-027个回答
-
中国舞和爵士舞哪个好
2025-09-021个回答
-
拉丁舞女伴如何给男舞伴释放压力
2025-09-027个回答
-
拉丁舞跳舞前女生会和男伴在一起吗
2025-09-027个回答
-
芭蕾舞伴之间是不是都睡过
2025-09-027个回答
-
儿童学拉丁舞一般多少钱
2025-09-027个回答
1、大劈叉。
劈叉在任何一种舞种中都是属于比较难学的动作。而在芭蕾舞中,舞者需要把双腿向前后或者两侧呈180度大开,这样的姿势不是一般额身体柔韧度好可以比拟的,它需要大量的练习。劈叉是一种很难学的姿势,但是经常练习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练习劈叉时,使身体呈跪姿,然后保持一条腿向前、膝盖弯曲的姿势,使另一条腿尽力向后伸展,并且保持臀部与双腿呈直角姿势,挺直躯干、绷直双腿,绷起脚背。
2、鹤立姿势。
这个姿势也是属于比较难学的姿势,舞者的单腿要站立并且另一条腿也要高高抬起,呈90度,而且要一直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姿势很美,但是背后付出的努力也很感人。
3、脚尖旋转。
这个姿势对于脚尖的要求也比较高,舞者在跳这个动作的时候,脚尖既要弯曲也要绷直,脚尖顶着地要旋转几圈再回到最初的位置。练习时可以屈膝势开始,然后再支撑腿,以脚尖的姿势站立,再把另一条腿抬起来,并且保持膝盖部位呈弯曲姿态,同时把双臂张开,这样有利于使身体保持平衡,眼睛盯在某一个电上练习即可。
4、大跳。
这种动作又叫空中劈叉,姿势美很美,就好像飞燕凌空跃起。让前腿笔直地跃起,并且保持双腿前后劈叉,着一整套动作都应该由前面的一条腿牵引,类似于做空中滑翔运动。芭蕾舞是一种比较难学的舞蹈:
男生女生都可以练习,舞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练习,学会的人体态会很优雅,那些在大荧幕面前体态优雅的明星,大多数是因为练习了芭蕾舞。只要掌握正确的练习姿势,好好练习芭蕾舞,这些难的动作都是可以学会的。
芭蕾舞是一种高度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舞蹈形式,要想练出出色的芭蕾舞技巧和优雅的舞姿,需要经历艰苦的训练和毅力。
芭蕾舞的训练需要从基本功开始,包括身体柔韧性、力量、平衡和姿势的培养。这需要学员每天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例如拉伸、力量训练和核心肌肉的加强。学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平衡练习,以保持舞姿的稳定性和优雅性。
芭蕾舞需要对身体各个部位的精细控制和协调运动。学员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来掌握正确的动作和步法,例如转腿、足尖舞、抬腿、旋转和跳跃等。这些动作需要精确的肌肉记忆和快速反应能力,所以需要学员进行反复的练习和细致的纠正。
芭蕾舞要求学员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和优雅的舞台形象。学员需要保持挺拔的身姿,收紧腹部、拉直背部,并保持身体的对称性和流线型。学员还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手臂、头部和眼神等细节来表达舞蹈情感,以及如何在舞台上展现出优雅和灵动的形象。
芭蕾舞的训练还要求学员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毅力。练习芭蕾舞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坚持,学员必须克服疲劳、挫折和伤病等各种困难,始终保持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芭蕾舞强调团队合作,学员需要学会与舞伴和编舞师相互配合,以及在舞台上保持良好的表演默契。
芭蕾舞的训练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学员具备身体素质、技巧、舞台形象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投入,才能练出优秀的芭蕾舞技巧和表演水平。
芭蕾舞是一种非常艰辛和要求高的舞蹈形式,学习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和培养技巧。以下是芭蕾舞训练的一般过程:
1. 灵活性和体力训练:芭蕾舞要求身体具有出色的灵活性和力量。学习者通常会进行定期的伸展和体力训练,包括拉伸、力量训练、核心肌群锻炼等。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2. 基本动作和姿势:学习者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的芭蕾舞动作和姿势,如站姿、转向、抬腿和跳跃等。这些动作对于建立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非常重要。
3. 核心技巧的培养:学习者需要培养良好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这包括练习平衡动作、旋转和扭转等。通过训练,学习者能够掌握平衡技巧和身体控制。
4. 脚部和足踝的强化:芭蕾舞中,脚部和足踝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学习者需要进行大量的足踝练习,以增加足部的力量和灵活性。这包括足部的弯曲、指尖平衡和点尖等练习。
5. 跳跃和旋转技巧:芭蕾舞中的跳跃和旋转动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者需要进行大量的跳跃和旋转练习,以提高技术和掌握各种跳跃和旋转的技巧。
6. 整体动作和表情的培养:除了技术和动作的培养外,芭蕾舞还强调整体动作和优雅的表达。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培养自己的整体动作感觉和表演技巧。这包括姿势转换的流畅性、优雅的手臂和头部动作,以及舞台表演的演绎能力。
学习芭蕾舞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不断的挑战自己,才能达到芭蕾舞的高水平。学习者还需要具备耐心和毅力,克服困难并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国人眼中,芭蕾舞是个洋东西,它在中国萌芽于19世纪,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由于战乱不断,这“东西”就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中。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芭蕾舞才正式登陆中国普通百姓的视野,并逐步有所发展。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练芭蕾舞的基本条件和技巧基本功的练习。对于任何一位学习舞蹈的人来说,基本功和技巧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又由于每个人自身条件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样、接触的多少不等,所以学习进度也就有快有慢了。怎样才能使一个舞者、演员把技巧训练得更好呢?这就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我们不管在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还是当代舞中都能看到不同的旋转—二位转、跨腿转、挥鞭转、旁腿转、平转、吸腿转、阿提求转等。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看他(她)转了几圈,如果我们以专业的眼光来看的话,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是评判一个舞者旋转技术水平高低的核心标准之一。数量的多少就不用说了,那么什么是质量呢?那就是说在旋转的过程中,舞姿是否规范、空间的定位是否标准、停止时是否稳定、结尾时是否有固定的姿态等等。就拿《夭鹅湖》中《黑天鹅双人舞》的三十二个“挥鞭转”来说吧,如果没有规范的舞姿、空间的定位、停转时的稳定和结束时的舞姿以及旋转的数量,怎么能引起观众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呢?我们在训练中往往只注重“圈”的数量,而把结尾时的固定舞姿忽视了,如果把这个“圈”放在舞蹈作品中,那它又怎么能“天衣无缝”地去接下一个动作呢?舞蹈讲究“美”.讲究流畅感和连贯性(按照中外传统舞蹈的路子,编舞家和观众都习惯要求舞者动作的线条和舞台调度的线条畅若流水)。如果转完了不能更好地去接下个动作,那么这个“圈”在整个舞蹈中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要想把“旋转”练好,还需要注意训练以下几个方面:一、半脚尖的“立”是旋转中最主要的一点。只有把脚尖立到限度,这样脚与地面的接触面才会减小,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同一质量的物体,只有接触面小了,摩擦力才会变小。摩擦力小了,才能够用很小的劲,转得更快、转得“圈”更多。如若不然,我们用全脚掌去转“二位转”,想转个八九圈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从舞蹈上讲,用力一大就会从面部表现出来,舞蹈讲究的是美.在完成动作之前和之中,不应表现出任何不安来,而应给人一种轻松感和自如感以及一气呵成的整体感和舒适感。再说如果把一切力量都放在这个“圈”上,那么跳完一部作品又要费多大劲呢?怎么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表现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呢?二、膝盖腰背脊如果不直立,胸是扣着的,那么想转好也是很难的。例如在“二位转”、“旁腿转”中,如果主力腿不直,腰背脊和胸不挺,那么力量就会被分解.也是不可能转好转多的。如果膝盖不绷直,特别是在芭蕾舞中,那就葬送了芭蕾的那种挺而苍劲的美感了。三、在起法儿时,“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蹲,也就不会有好的转”。只有我们把蹲做好,才能有更好的“立”。四、练习“旋转”的技巧,还要解决头部“晕”的问题.只有把“晕”解决掉,才能在转的过程中,把握方向。这其中有个小窍门就是“盯着看一点”,这是很关键的。所谓“盯着看一点”指的是舞者在以躯干为垂直轴做急速旋转时,必须用眼睛盯住正前方的某一个点不放。即使整个身体先转,也要把头部.特别是双眼要留在后面,以便继续“盯着看一点”,直到整个头部与身体的分离程度达到极,也就是当身体要进行第二圈旋转之前的那一瞬间,才将头和双眼猛的甩过去,并且要快于身体的速度,赶上身体转完第一圈之前还要找到刚才那个“点”,盯住不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头甩头”,可以说它是避免舞者头晕的方法。五、“开”也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芭蕾舞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点,在“转”时,无论是起法儿,还是旋转过程中.都要求从下而上的脚踝、膝关节、胯关节的开度.如果都是“关”的。即使能转,舞姿也不会好看。六、在“二位转”、“挥鞭转”、“旁腿转”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持“空点转”的完美。即身体各部位的动态平衡。无论哪个部位失控下垂,旋转中的身体都会不自觉地往那儿跑,相反哪个部位过于紧张,旋转中的身体就会往相反的那侧跑。所以身体每个部位都要协调好,这样脚尖才能固定在一个点上完成几圈甚至几十圈的转。这就要求主力腿的稳定性了,完成这个动作的理想化标准,除了膝盖和脚背要绷直外,主力腿还要如板上钉钉一样,一动不动。七、手臂在旋转时可以起到保持身体平衡和加速的作用。旋转时,手臂有时也有变化,但手位的变化只有顺着整个身体的旋转动势而动。才能即美化旋转本身,又不至于使它失去平衡、每个动作完成之后都要有个结尾,“旋转”也不能例外.旋转完一定要能平稳的停住.身体不能松懈,舞姿不能变形,这也是我们在训练中往往被忽视的。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训练还是表演,都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把每个动作、每个技巧都做完整。技巧的练习应该坚持不懈,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转中有不足,就要把它挑出来单独练。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再去发现另外的问题,这样常此以往就会在技巧上有长足的进步
当然可以,从头练也不是太难,如果你软功比较好的话(身体不硬邦邦的)不用花带大功夫,但是要吃苦,自己在家可以试着抻抻筋,平时活动肩膀把肩膀往后展,但主要是要把大腿的筋抻开,你可以先试着双腿并起来坐在床上,双手往前够脚尖慢慢来,腿一定要绷直,最好慢慢试着把脚面绷起来,或者站着往下弯腰够脚最好脸能贴到腿上,还可以爬在床上,把腿往上抬,手从上面够脚,然后握住脚腕头和身体也要随着往后仰,一定要保持好平衡,这个抻脖子还有大腿的筋,等到这三个动作不成问题了,可以试着劈竖杈,横杈还是要慢慢来,等你把大腿那里的筋抻得差不多了还要老师帮你才能劈横杈或者你可以在劈树杈后慢慢转动身体试着劈横杈。 我以前是练过体操,说难也不难,但你这个年龄,如果练芭蕾课能就要受点罪,不过如果能坚持住就不迟,学费应改不是很贵,我学舞蹈的时候还很小不记得学费是多少了 祝你成功
多练,多学,多看!
什么?芭蕾舞是这么练的?!
这张照片经常被错误地标记为
1950年代俄罗斯的精神病院
精神病哪有一个个那么身材好的,
腿还绷直了的
这是德国芭蕾舞演员在1977年伸展他们的小腿肌肉
精神病人怎么可能都这么有功底
墙上有特殊的洞可以踩
精神病人多闹腾啊,不听指挥的,
怎么可能个个乖乖的练功
1、压腿,这是i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2、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3、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4、把杆训练组合,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5、踢后退,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6、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7、大踢腿,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8、下腰,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9、劈腿,有利于拉伸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
10、小跳组合,训练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