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巴舞基本性质是什么
272人浏览
2025-09-12 08:14:50
共7个回答
-
Anmol?最佳回答通用步法有七种。分别是膝盖的弹动、左边的原地基本步、叉行步、博塔佛哥步、交接垫步(沃尔塔步)、桑巴前进走步、破碎步。桑巴舞起源于非洲。“桑巴”一词据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名思义,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传播,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1200万。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新发现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时候,白人奴隶贩子担心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殖民者本想增强黑奴这种特殊商品的竞价力的举动,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拉丁美洲。扩展资料桑巴根据不同的跳法要求有如下几种不同的节奏拍子:一、弹跳要求森巴起源于巴西和嘉年华会舞有着膝盖的压缩与拉直的特色,产生弹跳的是因为骨盆收缩或者身体压低,它被称为“弹跳动作”,它并不是真的向上和向下蹦跳的。利用1/2拍将膝盖下压用另1/2拍将膝盖拉直,把一个拍子分成二部分--1&,1代表第一个半拍,&是第二个半拍。二、IDTA (Laird)假如弹跳和节奏和脚的移速度结合在一起,节奏会形成”& 1 & a 2 & 1 & a 2“。将膝盖拉直的动作是在&与接下来的1的1/4拍做。 也就是在 &拍时做膝盖拉直所以一定会在1的拍子上做膝盖压缩。三、ISTD(新 ISTD Samba手册)正常的弹跳是桑巴舞特质,简述在开始的1/2拍是稍微伸直,并在第二个1/2拍稍微弯曲,也就是数1的拍子时伸直并然后在&拍上做压缩。
-
温阳桑巴舞源自于巴西,是巴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种充满激情、动感和节奏感的舞蹈形式,被认为是巴西国民舞蹈。桑巴舞的基本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节奏感强:桑巴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都与音乐的节奏紧密结合,舞者需要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拍和节奏,以使舞蹈呈现出动感和活力。2. 快速而复杂的步伐:桑巴舞的基本步伐包括快速而复杂的脚步动作,舞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和协调性。常见的步伐包括剧烈的跳跃、踏步、扭动臀部和迅速的侧移等动作。3. 夸张的臀部摆动:桑巴舞以其夸张的臀部摆动而著名。舞者通过灵动的臀部摆动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舞蹈技巧,臀部的动作是桑巴舞的一个重要特色。4. 贴身紧凑:桑巴舞要求舞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与音乐的节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舞者的身体应该紧凑而有力,展现出协调和优雅的形象。5. 热情奔放:桑巴舞强调舞者的热情和表现力,舞者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者内心的激情和活力。桑巴舞的基本性质是节奏感强、快速复杂的步伐、夸张的臀部摆动、贴身紧凑和热情奔放。这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充满了巴西文化的特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舞者和观众。
-
倾城之恋桑巴舞是巴西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的黑人社区,并在巴西狂欢节等民俗庆典中被广泛演绎。桑巴舞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 节奏感强:桑巴舞以其强烈的节奏感而闻名,它融合了非洲、巴西、葡萄牙等文化的音乐元素。舞者通过快速、活力十足的动作,配合节奏明快的音乐节拍,展现出极富活力和热情的舞姿。2. 快速的脚步:桑巴舞的特点之一是快速的脚步动作。舞者在舞蹈中运用各种步伐、踢腿、快速移动等技巧,展现出灵活性和协调性。桑巴舞的脚步动作非常有节奏感,舞者通常会用到大量快速的小步跑和扭动的动作。3. 欢快的舞姿:桑巴舞的舞姿通常是欢快、高能量和富有活力的。舞者通过摇摆、扭动、转动身体的方式,配合舞蹈中的踢腿、抖臀等动作,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4. 独特的服饰和装饰:桑巴舞的舞者通常身着色彩鲜艳、装饰繁复的服装。女性舞者常穿着闪亮的羽毛装饰、宽松的长裙和装饰性强的头饰,而男性舞者则常穿着带有巴西特色的男舞者服装。这些服饰和装饰不仅突出了巴西的热情和欢乐氛围,也衬托出舞者的舞姿和动作。桑巴舞以其快速、欢快、有节奏感和独特的装饰性,展现了巴西文化的热情和活力,成为巴西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
风花雪月体育舞蹈的编排是依照体育舞蹈的特点及规律,将单个动作按一定的时间、场地和方向、路线,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有机、合理地连接起来而形成整套动作的过程。动作的编排不是简单的单个动作的罗列,而是将诸多因素包括动作的结构、舞蹈的风格、音乐的特点及时间和空间的运用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和谐、完美和统一。体育舞蹈的编排无论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训练、比赛和表演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体育舞蹈的编排依据(一) 根据不同的目标由于目的、任务的不同,在编排设计体育舞蹈动作的结构或艺术加工处理上也有所不同。在进行教学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编排时,主要目的是提高和巩固教学大纲中的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技术,可以此为核心用不同形式和连接方法进行某些单个动作组合的编排或综合性成套动作的编排,从而提高学生基本技术和指定步法的能力,巩固已学的单个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和表现力。在进行表演动作编排时,主要目的是宣传,促进该项运动的发展,所以在编排中要注重娱乐和效果,可采用更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技巧动作、造型动作,在优美激昂的音乐中变换出丰富多样的队形,以增加表演的气氛和艺术性。在进行竞技体育舞蹈编排时,主要目的是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所以编排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不同的舞种、不同的对象,选择适合的难度技巧、技能与技术动作,有的放矢地进行,以取得优异成绩。(二) 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在编排设计一套动作时,应考虑到对象的年龄、身材、技术水平、素质条件和个性特点等,充分发挥选手的特长和风格,避开其弱点。如对于少年儿童,应选择规范的基本技术和指定舞步来编排,形式活泼富有趣味性。老年人应选择速度较慢、技术简单、重复次数多、实用价值大的动作。对于身材修长、柔韧性好、有艺术天赋的选手可以编排一些幅度大、舒展的动作;对于速度力量好的选手可编一些高低起伏、有力度的动作。在动作选择和结构上也应考虑到不同对象的特点。各级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应该针对不同学段(大、中、小)学生年龄特征,依据教学任务与要求,从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及学生人数、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进行体育舞蹈的编排。(三) 根据发展趋势和创新法则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编排上应适应体育舞蹈发展的趋势,跟上国际潮流。当前,国际上体育舞蹈的发展日新月异,动作数量多、组合连接新、节奏处理巧、技艺更精谌、在艺术性、表演上更突出个人风格。编排时应根据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根据体育舞蹈的原则和特点及编舞对象的实际情况,创作出有个性的、新颖的成套动作。(四) 根据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是人类运用形式规律创造美的形象的经验总结。整齐、层次、和谐、对比、均衡、节奏、多样和统一等都是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在编排体育舞蹈成套动作时,必须遵循这一美学规律,以充分体现出体育舞蹈的艺术特征。在编排个人成套动作时,运用形式美法则,对成套动作的难度分布、高潮的出现要有一个合理严谨的布局和有层次的发展,通过运用调整节奏速度、刚柔力度、高低起伏和幅度大小等,进一步表现出每个动作的特色,在编排中还应注意动作的多样化和生动的个性,以及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一致,使整套动作更加协调、新颖、优美、流畅。同样在编排团体成套动作时,也应充分运用形式美法则,使所编动作的性质、做法、节奏变化及队形移动等方面有利于舞蹈者整齐划一地完成动作并表现出清晰多变的队形图案。二、大众体育舞蹈编排的基本要素在编排教学的、表演的或竞技的成套体育舞蹈动作时,一般应掌握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动作要素、节奏要素、空间要素和时间要素。(一) 动作要素体育舞蹈成套动作是由若干个单个动作组成的,这些动作是构成组合或成套动作的基本单元,是编排成套动作的主要要素,是组成一套动作的基础。所以选择动作和确定动作是编排时首先考虑的要素。这些动作可以基本确定该套动作的难度、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二) 音乐要素编排体育舞蹈成套动作要与音乐旋律、基本节奏和风格特点相结合。编排成套动作是离不开音乐这个要素的。因为音乐对体育舞蹈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音响效果和节拍器的作用。音乐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绪和意境,它能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在编排动作时,音乐有助于确定该动作的风格,可以激发创编者的思维、想象力,可以产生灵感,使音乐真正发挥出在体育舞蹈中的灵魂作用。(三) 空间要素空间要素主要表现在动作方向、路线和队形的变化及移动上。1.方向路线的变化成套动作中的单个动作必须用不同的方向路线将它们贯穿起来,左右变化、高低起伏、前后移动,在场地上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方向路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空间要素,如果在编排中对方向路线考虑不周,方向单一、路线单调,那么即使有再难、再美的单个动作,也不能给人以美的感觉。体育舞蹈的舞程是按逆时针行进的,所以在编排时应对舞蹈的流向、舞步的行进距离、场地的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地进行编排。2.队形变化和移动队形变化和移动是团体舞项目编排中不可缺少的空间要素。在团体舞表演中共同完成某一个动作必须通过某一个队形体现出来,这些队形的变化及移动构成了集体表演编排的特点。常用的队形有直线形、平行线形、弧线形、三角形、方形、圆形、菱形、“V”字形、丁字形、箭头形等。(四) 时间要素无论是组合动作还是成套动作,总是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所编的动作内容。时间要素涉及动作数量和音乐长短。在编排教学动作时,时间的选择比较灵活,可长可短,主要取决于动作数量、难易程度。在编排用于表演的成套动作时,则要根据表演的任务和规定的时间,决定音乐的长度。而编排用于比赛的成套动作时,应根据比赛时间的长短,参赛选手的不同组别和自己的技术特点,选择长短适中的套路,反复循环。而编排集体项目时,还应考虑入场、队形组合、退场三部分所需的时间。三、大众体育舞蹈的分类编排(一) 教学组合动作的编排教学组合动作是进行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的一种常用方式,也是大、中、小学体育舞蹈课和初学者进行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的主要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了若干单个动作后,进一步巩固基本动作、提高技术动作质量的重要手段。1.教学组合动作的类型根据教学组合动作所选内容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单一型组合动作和综合型组合动作。单一型组合动作是以某一种技术类型的动作为主的编排教学组合动作,以巩固提高某一类动作技术为目的,将同类不同形式的单个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进行练习。综合型组合动作是由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基本动作编排而成的教学组合动作。当学生掌握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动作后,为了巩固和提高,把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向和路线连接起来,成为综合型的基本动作组合。2.教学组合动作的编排特点(1)针对性组合是为教学服务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学组合动作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编排,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学过的、已掌握的单个动作和基本动作,目的是为了熟练、协调、连贯地掌握各种类型的身体动作技术和发展某种身体素质,为成套动作打基础。在编排组合时要适合学生的水平,控制好难易程度,还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考虑到人数多少,场地条件等因素。(2)重复性为了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单个动作,在编排教学组合动作时,这些基本动作应在组合中重复、反复出现。(3)合理性动作与动作的连接要合理、自然,上一个动作的结束便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切忌动作不连贯,使学生做起来感到别扭。(4)科学性要遵照动作自身的运动规律,不能违反这一规律。讲究“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扬先抑”的做法,讲究动作、造型、人体三部分的合理搭配。符合运动力学的原理和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5)节奏鲜明和完整性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在编排教学动作组合时应选择那些节奏鲜明、优美动听、容易理解的乐曲,以便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去完成组合练习,同时还应注意音乐的完整性,充分考虑到乐句的完整性和乐段的完整性。3.组合动作的编排步骤教学组合动作的编排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组合的类型和练习形式;确定动作;确定音乐;完成编排。(1)确定组合的类型和练习形式首先要根据编排组合的目的和任务来确定组合的类型,分清是单一型组合还是综合型组合。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练习形式,是采用单人练习、双人练习还是集体练习,集体练习是否分组,多少人为一组,这些都要在编排前确定下来,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2)确定动作根据教学进程,选择要进行练习的动作作为素材,既要保证教学的基本内容,又要在己学的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编,力求组合新颖,提高教学效果。(3)确定音乐音乐的确定应该与动作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结合,初学者应该选择节奏清晰的音乐,以便于掌握和理解,对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旋律丰富、优美动听的乐曲,以便更好地去表现舞蹈动作。节选音乐时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一般2个8拍、4个8拍为一组,也可以用完整的一首乐曲,反复做两至三遍组合动作。(4)完成编排音乐确定后,就可进行动作与音乐的编排,按照音乐确定动作的先后顺序、队形变化、路线的行进方向等形式,初编完成后,需要反复推敲、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二) 个人成套动作的编排个人成套动作的编排是指选手为了训练、比赛和表演而编排的动作组合。1.个人成套动作编排的特点(1)选手个人的特点编排成套动作时,要适合选手个人特点,发挥出选手的优势。编排要突出个人的风格,根据选手的身材、技术、素质以及表现力等来确定选手的表演风格,扬长避短,把最擅长的动作组合起来,可以有必要的重复,再现步型,体现出选手的最佳水平。(2)与音乐结合的特点在体育舞蹈中,音乐语言和形体语言经过精心编排创作达到内在统一。音乐不仅给舞蹈长度和速度,也促使舞蹈语汇的准确、简练、集中;同时舞蹈动作的语言和情绪的发展也借助于音乐的旋律、节奏来体现,选手的技艺与技巧也依赖音乐节奏的引导。音乐节奏与快慢交替的舞蹈动作的同步控制使舞蹈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给人以崭新的审美体验。(3)难度与能力相符的特点编排个人成套动作应从选手参加的组别和个人的技术能力出发,注意难度的数量与分布,避免选编自己驾驭不了和超出自身能力的难度动作,避免出现动作杂乱、成套动作不整或有断节现象,这些都会影响成套动作的效果。(4)技术发展趋势的特点创编成套动作要不断地研究和掌握技术发展趋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因此编排要针对选手的特点,结合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使编排的成套动作更加绚丽多彩。(5)均衡性的特点编排个人成套动作时要注意全部场地和方向、面的使用,如拉丁舞中的桑巴舞、斗牛舞和标准舞在长线(A线)上可做一些行进、流动性的动作,在短线(B线)上和四个角上可做一些花步或慢的和静止性的动作,以增强艺术表演力和观赏效果。2.个人成套动作编排的分类根据竞赛规则和选手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技术水平的选手进行成套动作编排,一般可分为两类:(1)基本型动作组合为了适应教学、训练和比赛,对少年选手、初级选手和低水平的学生,应以指定步法为编排的主要内容,根据动作的上接下续和个人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动作,采用多变的组合,合理分布重点的动作,使整套编排更能突出个人特点及基本技术。(2)提高型动作组合在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指定步法以后,选手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水平,为了适应更高水平比赛和表演的需要,可以进行提高型动作组合的编排。在指定步法的基础上,创新变形,通过巧妙的连接动作,组合出更生动的成套动作,使其在韵律、节奏、速度、强度上更具有竞技性、艺术性。(三) 团体舞表演的编排1.团体舞编排的基本要求团体项目编排是由八对选手共同完成。团体舞的结构由入场、按音乐结构连接的段落、选手的个人动作、集体配合动作、结束造型以及退场等构成。国际体育舞蹈评分规则对竞技性集体项目的人数、成套动作时间、场地大小都有明确规定。动作难度类型、难度数量与水平构成了编排的技术价值。个人技术与双人配合技术的多样化、编排的多样化、队形的种类及队形变化的次数、集体配合动作中合作精神的体现、音乐与动作的和谐一致性、独创动作与音乐的加分构成了编排的艺术价值。2.团体舞编排的基本要领团体舞编排的基本要领一般为音乐的选择、队形的编排、动作组合的编排三个方面。(1)音乐的选择在选编音乐时,应根据队员的水平实力、技术特点,合理地分布每个舞种的时间和交替次数。音乐也应多选用节奏清晰、气势宏大、优雅动听的舞曲,或舞曲以外的音乐。注意音乐的快与慢、强与弱、平和与高潮的合理搭配,以产生出较强的艺术效果。一套好的音乐。在团体舞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择乐队演奏时,应注意每个曲子的风格、特点,以及乐队的规模是否接近于一致。注意选编的音乐之间的衔接要干净、自然。团体舞的音乐时间规定为4分30秒~5分30秒,标准舞类不少于五种舞,拉丁舞类不少于五种舞,包括入场、队形组合、退场三部分时间。少年组不少于三种舞的团体舞,音乐时间一般定为3分~3分30秒,包括入场、队形组合、退场。(2)队形的编排团体舞的八对选手,通过舞步的组合,变换出丰富多样的队形,是团体舞的主要特点;把握好队形变换的方式、次数,是团体舞的主要内容。在一套动作中要大量地变换队形,组合出多姿多彩的图案。在编排中要发挥本队特点,把不同类型的队形图案先设计出来,使之与音乐有机的结合。整个队形之间的变化要自然、合理。(3)动作组合的编排动作组合是队形变换、过渡音乐的基础。在动作步法的使用上,动作选择应注意舒展、缓慢、节奏清晰,富于流动性,有利于动作的整齐和队形的变换。在编排中,由于每位选手所处位置、路线的不同,使用同一动作时,它的转度、步距也会不同。编排时,应注意所选动作的灵活性,以免出现牵强的连接,使整套动作不协调。本着这些要求和注意事项,发挥编舞者的想象力,合理巧妙地进行编排,使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团体舞更具魅力。
-
兼职速递桑巴舞的基本步跳法如下:1、左脚左侧迈步,髋关节由右向左划八字,左手向左侧打开伸直,右手划一弧形扣肘从脸侧划下。2、右脚后侧点地的同时放髋下压,右手向后摆打开伸直,左手划一弧形扣肘从脸侧划下。3、同1相反方向。4、同2相反方向。身体要求桑巴舞独特的脚部BOUNCE动作,是由重心脚的膝盖与脚踝彼此屈压与挺直所产生的。每次屈压与挺直的时间是使用1/2拍,而屈压的角度又因舞步不同而不同,有时“稍有”有时“无”。另一难度动作为骨盘与臀部的斜刺。缺少了这两种动作就难表现出桑巴舞。桑巴舞的移动须反应出一种“游行”般舞伴彼此环绕的欢乐气氛,并在移动或定点舞蹈时与观众互动。高度灵活及柔软性的身体为首要,而为如此强烈的律动身体,手臂具次等重要的平衡作用。高级舞者会正确地运用身体重量与地心引力,产生“很沉”的重心。选手须将重点放在肌肉的适度松弛和重心,生理及心理的紧绷均无法将活泼、热情的桑巴舞表现良好。
-
刘千千1、准备动作左腿在右腿后面拉丁交叉步位置,脚尖点地,承担部分重心,并且膝盖弯曲;右腿膝盖放松不要锁住,向右出胯。右腿脚跟提起同时身体向上弹起,身体重心向左移动,同时左腿向左横跨一步。2、桑巴左右别步左(右)腿前脚掌落地,膝盖弯曲成左(右)弓步,身体重心放低,重心始终保持在前脚掌上,脚跟放低,无重心。同时右腿向左(右)腿后面拉丁交叉步位置运动。右(左)腿落在左(右)腿后面拉丁交叉步位置,脚尖点地,并把身体重心移动到右(左)腿脚尖上。左(右)腿前脚掌落地,身体重心开始下降,左(右)腿膝盖弯曲,向左(右)出胯,右(左)腿脚尖在左腿后拉丁交叉步位置,膝盖弯曲。左腿脚跟提起同时身体向上弹起,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同时右腿向右横跨一步。注意要求:跳桑巴舞时,两膝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一屈一伸,当慢步出脚时,膝部弯曲,第一个快步出脚时,脚掌着地,承受部分重心,另一条腿膝部伸直,身体同时向上有弹跳感,臀部也随之摆动。如同有弹性的物体,承受压力向下后,当去掉压力必然会反弹向上一样。扩展资料:桑巴舞性质特点1、群众性舞蹈动作由舞蹈者随着节奏即兴创作。女舞者主要是小而灵巧的扭胯动作,男舞者除胯部动作外,常以脚下各种灵巧的动作变化来显示自己的舞技。2、表演性女舞者扭胯动作结合大幅度的造型舞姿及各种步法的变化,同时根据舞蹈的人数创造各种队形,男舞者手执各种打击乐器边击边跳。3、韵律性、活泼性具韵律性与活泼性的桑巴舞其重点须有良好的身体平衡性,及在定点舞步和如Z形样式移动的舞步中彼此正确分配运用,大体而言桑巴舞是属于渐进移动的舞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巴舞
-
不将就桑巴舞独特的脚部BOUNCE动作,是由重心脚的膝盖与脚踝彼此屈压与挺直所产生的。每次屈压与挺直的时间是使用l/2拍,而屈压的角度又因舞步不同而不同,有时“稍有”有时“无”。另一难度动作为骨盘与臀部的斜刺。缺少了这两种动作就难表现出桑巴舞。桑巴舞的移动须反应出一种“游行”般舞伴彼此环绕的欢乐气氛,并在移动或定点舞蹈时与观众互动。要注意将重点放在肌肉的适度松弛和重心,生理及心理的紧绷均无法将活泼、热情的桑巴舞表现良好。扩展资料:历史沿革:桑巴舞起源于非洲。“桑巴”一词据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名思义,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传播,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1200万。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新发现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时候,白人奴隶贩子担心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殖民者本想增强黑奴这种特殊商品的竞价力的举动,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拉丁美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巴舞
相关推荐
更多-
桑巴舞基本体态有哪些 7个回答
-
桑巴舞什么民族可以跳 7个回答
-
桑巴舞有哪几种舞种类型 7个回答
-
桑巴舞真的要失引了吗 7个回答
-
桑巴舞该怎么跳 7个回答
-
桑巴舞和哪个舞类似 7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芭蕾舞前要给舞伴弄出来是真的吗
2025-09-127个回答
-
芭蕾舞比赛前会发生什么事情
2025-09-127个回答
-
拉丁舞比赛之前是不是要发泄
2025-09-127个回答
-
中国舞和爵士舞哪个好
2025-09-121个回答
-
拉丁舞女伴如何给男舞伴释放压力
2025-09-127个回答
-
拉丁舞跳舞前女生会和男伴在一起吗
2025-09-127个回答
-
芭蕾舞伴之间是不是都睡过
2025-09-127个回答
-
儿童学拉丁舞一般多少钱
2025-09-127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