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几个手位
299人浏览
2025-09-02 07:53:05
共7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芭蕾舞是什么外来词类型 7个回答
-
芭蕾舞和民族舞有一样的动作吗 7个回答
-
芭蕾舞双人舞会有反应吗 7个回答
-
古典舞芭蕾舞和现代舞三个舞种可以结合吗 7个回答
-
如何学习芭蕾舞 7个回答
-
哪里有学芭蕾舞基本功的 7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芭蕾舞前要给舞伴弄出来是真的吗
2025-09-027个回答
-
芭蕾舞比赛前会发生什么事情
2025-09-027个回答
-
拉丁舞比赛之前是不是要发泄
2025-09-027个回答
-
中国舞和爵士舞哪个好
2025-09-021个回答
-
拉丁舞女伴如何给男舞伴释放压力
2025-09-027个回答
-
拉丁舞跳舞前女生会和男伴在一起吗
2025-09-027个回答
-
芭蕾舞伴之间是不是都睡过
2025-09-027个回答
-
儿童学拉丁舞一般多少钱
2025-09-027个回答
芭蕾舞有七个手位和五个脚位。
一、7个基本手位:
1、一位手: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手臂与手成椭圆形,放在身体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
2、二位手:手保持椭圆型,抬到横隔膜的高度,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这两个支撑点的稳定。
3、三位手:在二位的基础继续上抬,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过分的向后摆,三位手就象是把头放在椭圆形的框子里。
4、四位手: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
5、五位手:左手不动,右手保持弯度成椭圆形。从手指尖开始慢慢向旁打开。在过程中胳膊肘和手指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6、六位手:右手不动,左手从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形成舞姿。7、七位手: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二、5个基本脚位:
1、一位脚,两脚完全外开,两脚跟相接形成一横线。
2、二位脚,两脚根在一位基础,向旁打开一脚的距离。
3、三位脚,一脚位于另一脚之前,前脚跟紧贴后脚心,前脚盖住后脚的一半。
4、四位脚,一脚从五位向前打开,两脚相距一脚的距离。前脚跟与后脚趾关节成一条线。
5、五位脚,两只脚紧贴在一起,一脚的后跟紧挨着另一只脚的脚尖,前脚完全遮盖住后脚。扩展资料:
学习芭蕾舞可分为4个阶段:
1、芭蕾舞启蒙养成,学习要点在于后背的挺拔和腿部肌肉力量的训练,着重于小朋友脚踝、腿及膝盖收紧的正确方法,并力求保持后背挺拔、肩膀松弛。
2、以把杆为主,从初级开始就要对“开”、“绷”、“直”严格要求。
3、此时便开始对学生的软开度提出了要求,若软开度不够,那么难度系数再大一点的动作。
4、开始接触芭蕾舞剧中的芭蕾舞蹈片段,如变奏等。
芭蕾舞有很多不同的手位,每个手位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用途。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手位:
1. 第一手位(First Position):双手放在腰部的两侧,手指轻轻合拢,手掌向内,手臂自然弯曲,手指稍微向前伸出。
2. 第二手位(Second Position):双手平行地伸直到身体两侧,手指分开,手掌向下,肘部稍微弯曲。手臂与肩同高。
3. 第三手位(Third Position):一只手臂伸直,手臂正前方,手指分开,手掌向下,另一只手臂自然放在身体的前侧,手指稍微弯曲,手掌向内。
4. 第四手位(Fourth Position):一只手臂伸直,手臂向一侧伸出,手指分开,手掌向下,另一只手臂自然放在身体的前侧,手指稍微弯曲,手掌向内。
5. 第五手位(Fifth Position):一只手臂伸直,手臂向一侧伸出,手指合拢,手掌向下,另一只手臂自然放在身体的前侧,手指稍微弯曲,手掌向内。
这些手位在芭蕾舞的不同动作和姿势中起到平衡身体、塑造舞姿和表达情感的作用。舞者们在练习和表演中会根据需要和舞蹈编排的要求来使用不同的手位。
芭蕾舞中有许多不同的手位,这些手位是通过手指的姿势和手臂的形状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和角色。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芭蕾舞手位:
1. 第一手位(First Position):双臂平行于身体前方,手掌朝下,手指自然并拢。
2. 第二手位(Second Position):双臂展开到两侧,与肩同高,手指并拢,手掌朝下。
3. 第三手位(Third Position):一只手臂伸直到侧面,另一只手臂稍微向前延伸,手掌略高于肩,手指并拢。
4. 第四手位(Fourth Position):一只手臂伸直到侧面,另一只手臂略微向前伸展,手掌稍低于肩,手指并拢。
5. 第五手位(Fifth Position):一只手臂伸直到侧面,另一只手臂伸直过头顶,两手臂呈Y形,手掌向下,手指并拢。
除了这些基本的手位,芭蕾舞还有许多其他的手位,如高举手(高举至头顶上方),横剪手(两手臂交叉于胸前)等。这些手位的运用可以帮助表达舞者的动作、角色和情感,使得舞蹈更加生动和精彩。
芭蕾手位的动作要领如下:
1、一位手
在基本站立要求的基础上,双手在身前下垂,手臂略呈弧形,两臂合成一个圆形,肘关节略用力前顶,心朝上,手手指相距一拳,手撑与身体也相距一拳。
2、二位手
保持一位手的形态,两条手臂平平地向.上端起,手心对着胸口约第三个纽扣处,使肩到手指有一个下坡度,双肩仍保持一位时的弧度, 有一种合抱大树的感觉。
3、三位手
保持二位手的形态,双臂同时向头顶鼻子的上方抬起,手心朝头顶,肘关节略向后用力掰开,双臂仍保持弧形。
4、四位手
手臂三位手位置上,另一臂保持原有形态下降到二位手的位置。
5、五位手
停留在三位手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至二 位手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稍靠前,肘关节向上抬起,手心向另一侧的斜前,从肩到手指也略有一点坡度。
6、六位手
已打开到旁的手臂保持不动,另一手臂从三位手的位置上,下降到二位的位置上。
7、七位手
原已打开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到二位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此时双臂都到了身膀,严防肘关节下坠,感觉上好象几个人在围抱一棵更大圆周的大树一样。从七位到一位的做法:
七位手随吸气使手心朝下,然后双手稍往上抬,略高于肩,随着呼气用手腕下沉来带动手臂轻柔地下降,逐渐回到原一位的手位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七个手位中一、二、三、七位是不分左右的,四、五、六位是分左右的,区分左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从三位开始,哪只手下降至二位后所形成的四位,那么以后的手位就算是哪一边的,如右手从三位下降到二位形成了四位手。
那么顺下来的五位、六位便算右四位、右五位、右六位。反之也一样。第二种区分的方法。则是看四位、五位、六位形成后的一个缺口,缺口朝右就归右边四、五、六位,缺口朝左就归左边四、五、六位。
手位练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肘关节,如一位手时肘关节容易贴身,二位手时肘关节容易下沉,三位手时肘关节容易前冲,七位手时肘关节容易下垂,同时还须注意不要耸肩,要压肩,让颈勃尽量显得长点。
手位运动必须遵循从位置到位置的原则。在训练时不必完全按照手位顺序一、二、三、四、五、六、七位进行,可以自由随意进行。
手位练习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编排组合,进行左右两边的手位练习,不管怎么编排,有两条原则不能违背,一条是必须从一位开始,最后收回一位,一位是一切手位的基础。另一条是手位在运动变化中,途径的手位必须清楚到位,不可随意。必须走最长的运动路线。
中国芭蕾舞有两种派别,共有7种手位。
1、瓦卡诺娃派
第一位: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第三位: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2、却革底派
第一位:双手垂下成自然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
第三位: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伸;
第四位:一手在身体前与横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在做这些动作时,臀部不得扭动,不然会被认为失礼,不优雅)扩展资料:
一、芭蕾舞以舞蹈艺术为手段塑造的人物形象动态形象,技人体的姿态、造型,步法等动作借助音乐、舞台美术、化妆、服饰等艺术因素产生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视觉效果。
二、芭蕾舞源于对人类情感动作和自然界各种动态事物的模仿。主要包括:
1、单一动作,即以人体某一部位为主动,其他部位静止或随动的动作;
2、复合动作,指人体各部位在同一时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规格作出的动作;
3、动作组合。一般指以训练舞蹈技巧为主要目的,有两个以上单一动作或复合动作按一定顺序、方向、速 度和幅度上的结合与变化组成的连续性动作滑步、屈伸、踢腿、跳跃、旋转等等。
扩展资料:百度百科-芭蕾舞
芭蕾舞手位有七个位置,具体如下:
1、一手位
在基本站立要求的基础上,双手在身前下垂,手臂略呈弧形。两臂合成一个圆形,肘关节略用力前顶,手心朝上。两手手指相距一拳,手掌与身体也相距一拳。2、二手位
保持一位手的形态,两条手臂平平地向上端起,手心对着胸口约第三个纽扣处。使肩到手指有一个下坡度,双肩仍保持一位时的弧度,有一种合抱大树的感觉。3、三手位
保持二位手的形态,双臂同时向头顶鼻子的上方抬起。手心朝头顶,肘关节略向后用力掰开,双臂仍保持弧形。4、四手位
手臂三位手位置上,另一臂保持原有形态下降到二位手的位置。5、五手位
停留在三位手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至二位手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稍靠前。肘关节向上抬起,手心向另一侧的斜前,从肩到手指也略有一点坡度。6、六手位
已打开到旁的手臂保持不动,另一手臂从三位手的位置上,下降到二位的位置上。7、七手位
原已打开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到二位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此时双臂都到了身旁,严防肘关节下坠,感觉上好象几个人在围抱一棵更大圆周的大树一样。
芭蕾舞的一位手是:在基本站立要求的基础上,双手在身前下垂,手臂略呈弧形,两臂合成一个圆形,肘关节略用力前顶,手心朝上,两手手指相距一拳,手掌与身体也相距一拳。二位手是:保持一位手的形态,两条手臂平平地向上端起,手心对着胸口约第三个纽扣处,使肩到手指有一个下坡度,双肩仍保持一位时的弧度,有一种合抱大树的感觉。三位手是:保持二位手的形态,双臂同时向头顶鼻子的上方抬起,手心朝头顶,肘关节略向后用力掰开,双臂仍保持弧形。四位手是:在手臂三位手的基础上,另一臂保持原有形态下降到二位手的位置。五位手是:停留在三位手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至二位手的手臂向外伸展出去到正旁稍靠前,肘关节向上抬起,手心向另一侧的斜前,从肩到手指也略有一点坡度。六位手是:已打开到旁的手臂保持不动,另一手臂从三位手的位置上,下降到二位的位置上。七位手是:在原来已打开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到二位的手臂向外伸展出去到正旁,此时双臂都到了身旁,严防肘关节下坠,感觉像几个人在围抱一棵更大圆周的大树一样。结束双手从七位(手心朝前)划一个小半圈,手心朝下,向两边伸长后,胳膊肘先弯曲下垂,逐渐收回到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