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怎么练控腿
156人浏览
2025-09-11 16:34:47
共7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芭蕾舞有几个脚位 7个回答
-
芭蕾舞脚尖还是脚背着地 7个回答
-
芭蕾舞双人舞会有反应吗 7个回答
-
古典舞芭蕾舞和现代舞三个舞种可以结合吗 7个回答
-
如何学习芭蕾舞 7个回答
-
哪里有学芭蕾舞基本功的 7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芭蕾舞前要给舞伴弄出来是真的吗
2025-09-117个回答
-
芭蕾舞比赛前会发生什么事情
2025-09-117个回答
-
拉丁舞比赛之前是不是要发泄
2025-09-117个回答
-
中国舞和爵士舞哪个好
2025-09-111个回答
-
拉丁舞女伴如何给男舞伴释放压力
2025-09-117个回答
-
拉丁舞跳舞前女生会和男伴在一起吗
2025-09-117个回答
-
芭蕾舞伴之间是不是都睡过
2025-09-117个回答
-
儿童学拉丁舞一般多少钱
2025-09-117个回答
其实压腿之后的放松并不是为了让腿变细,而是为了把刚撑开的韧带拉松,防止以后又收回去,又要重新压(是不是经常有今天腿下去了,过几天又回来呢?那就是韧带没撑开。)要完全放松地将压过的腿前、旁、后分别踢几十下,这样效果会好很多。而将腿练细,三点建议:
1、做完跳跃等训练腿部力量的动作后,要用手按摩小腿肌肉使其不变粗2、做动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开(不开就压小胯),这样才能越练越细3、平时没事经常将腿伸直放在把杆上压压,长期这样腿也会变细加油啊~
要想练控腿的技巧,芭蕾舞学习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高抬腿练习:站立时,将一条腿高抬至臀部水平,保持腿部伸直,尽量抬高。然后慢慢再放下腿。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增强腿部力量和灵活性。
2. 前掌练习:从站立位开始,将一条腿伸直向前,脚趾点尽量靠前。然后慢慢放下腿,并尽量保持腿部的肌肉紧张状态。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增加腿部的控制力和灵活性。
3. 多做拉伸:进行适当的拉伸动作可以增加腿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可以尝试静态拉伸,比如坐下时将腿伸直并尽量靠近身体,保持一段时间。也可以尝试动态拉伸,比如下蹲时将一条腿向后拉伸并尽量触碰脚趾。
4. 结合芭蕾舞动作练习:芭蕾舞中的一些动作,如剪开腿和立扇形动作,也可以帮助增加腿部的控制力和灵活性。跟随专业的芭蕾舞教练练习这些动作,并逐渐提高难度。
5. 坚持练习:要想在芭蕾舞中控制腿部更加灵活,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腿部训练,持之以恒,定期复习和强化技巧。
请注意,芭蕾舞的训练需要适度,避免过度伸展或受伤。建议在专业的芭蕾舞学校接受专业指导和训练,以确保正确的技术和安全性。
要练好芭蕾舞的控腿技巧,需要坚持进行专门的训练和练习。下面是一些方法和技巧:
1. 拉伸训练:芭蕾舞需要具备灵活的髋关节和腿部肌肉,因此进行适当的拉伸训练非常重要。可以进行常见的伸展动作,例如站立时向前弯腰,单腿抬高拉伸等。
2. 坚持基本功练习:芭蕾舞的基本功练习对于控制腿部肌肉和提高灵活性非常有效。进行持续、稳定的腿部扩张训练,通过尽量伸展腿部肌肉并保持正确的姿势。
3. 加强核心肌群:腹部和背部的核心肌群对于稳定身体姿势和平衡非常重要。通过进行核心肌群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有助于提高腿部的控制能力。
4. 练习扑灭和控制力:芭蕾舞的控腿需要良好的力量和控制能力。可以进行一些练习来提高这些能力,如持续短距离的快速踢腿或反复练习小腿的动作。
5. 注意身体平衡:芭蕾舞的姿势和平衡也是控制腿部的关键。可以通过练习平衡动作,如单脚站立和做各种转体动作等,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
6. 寻求专业指导:为了正确有效地练习控制腿部技巧,最好向专业的芭蕾舞老师寻求指导。他们可以针对个人的情况,给予详细的练习建议和指导。
要练好芭蕾舞的控腿技巧,需要综合运用拉伸、基本功练习、核心肌群锻炼、力量和控制练习、身体平衡以及专业指导等方法,并且要坚持持续练习。
芭蕾基本功有哪些 芭蕾舞基本功基本上分为三部,地面素质训练(压腿、踢腿、下腰等等)、把上练习(把杆练习)、把下练习(也叫“脱把训练”或“地面练习”)等等。那么芭蕾舞基本功怎么训练呢?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芭蕾舞基本功一:地面素质训练 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解析:压腿、踢腿、下腰主要是“开软度”的项目,是学员软度练习的必要手段。而“开软度”,就是趁学员韧带和腰部在发育前的柔软期把韧带和腰部的关节的发育走向按照艺术要求发展,从而达到舞者的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芭蕾舞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由于7—11岁的儿童自我约束能力比再小一点儿的孩子强,再加上生理条件处在青春期之前,此阶段学习芭蕾舞〈其实包括京剧、杂技、体操等等,各项肢体艺术的学习年龄由行业特点和学员自身条件而定〉比较适宜。 压腿,就是把两个腿敞开,渐渐到达最大的幅度。软度开得最好的演员两个腿敞开时能基本呈“一”字型;踢腿,相信大家比较熟悉。它是两腿灵活自如的关键要素之一。 踢腿的标准是瞬间高度越高越好,而学员的“控腿”〈就是把腿抬到额前时定住不放下,时间越长越好〉也是为踢腿的“本领”打下坚实基础。 芭蕾舞基本功二:把上练习(也叫“扶把训练”或“把杆练习”) 是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包括擦地练习、蹲步练习及压腿练习等等。把上练习是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对发展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都非常有效,同时使起到身体的姿态规范化的作用。 包括基本手位和基本站位及半蹲、全蹲(比如“双手扶把蹲”、“单手扶把蹲”)及擦地(比如“双手扶把擦地”、“单手扶把擦地)”及小踢腿(比如“双手扶把小踢腿”、“单手扶把小踢腿”)和划圈等动作。单腿蹲和小弹腿、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也是相当重要的训练动作。这些训练动作可以使脊柱、臀、脚踝、臂充满活力,从而培养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芭蕾舞基本功三:把下练习(也叫“脱把练习”或“地面训练”) 难度较大,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步伐训练包括轻柔步训练、跳跃步训练、碎步训练等等。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 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以上训练,是将臂、腿、弹跳等舞姿造型组成的小组合,既能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也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并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芭蕾中去 ;
跳芭蕾舞的人的腿肌肉更加发达,所以看起来比较粗。
舞蹈腿部力量的训练
1,桥式运动。仰卧,双手放于体侧,或双手交叉十指相握,胸前上举,下肢屈曲支撑于床面,使臀部抬离床面,尽量抬高,即完成伸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的动作。双侧下肢同时完成此动作为双桥运动,单侧下肢完成此动作为单桥运动。建议老人做双桥运动,每次可以坚持6~10秒钟。
2,直腿抬高。仰卧,膝关节伸直,为了固定骨盆和下背部,一条腿的髋膝关节弯曲,并将脚踩在床上。然后抬起另一条腿,升高15厘米,这个高度最能锻炼腿部的肌肉,最好能坚持6~10秒钟。如果老人能够耐受,可循序渐进地在踝关节处加沙袋,提高阻力。
3,侧腿抬高。侧卧在垫子或床上,同侧手托住头部,另一侧手放在肚脐前。后脑勺、肩膀、臀和脚跟应该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身体形成一条直线。
保持自然呼吸,放松身体,然后吸气绷直脚尖,慢慢地向上抬起上方的腿,注意始终保持髋部垂直于地面。呼气,上面的那条腿缓慢地向下,还原,直至与下面的腿并拢。仰卧休息,调整呼吸。换另一边练习。扩展资料:
芭蕾舞擦地的要求:
动作过程中人体垂直站立,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双脚上,当动力脚向外复擦出时,身体的中心微微移至主力腿。动力腿伸直,保持外开的形态,脚掌紧贴地面向外擦出,脚跟先离开地面,然后脚弓、脚掌一次离开地面,最后脚尖点地,脚尖向外擦出的距离是在两跨保持稳定、水平、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远点。
动力脚向主力腿收回的路线与过程按照出时各部位的运动顺序依次反过来进行,脚收回至动作开始之前的位置。
芭蕾舞擦地向前做时:脚跟先行,将脚尖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形态,擦出至正前方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呈垂直线;收回时脚制尖先行,脚跟留住,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芭蕾舞擦地向旁做时:脚跟向前顶,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旁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和主力脚在平行的“一字”线上;再按原路线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挥鞭转 平转 旁腿转 吸腿转 二位转 四位转 搬前腿转 搬旁腿转 搬后腿转 原地跪转 斜线跪转 跨腿转 阿提球转 技巧:1随着身体的转动自然甩头 主动去甩会把上半身练僵 平衡是靠耳朵和手来保持的 多练控腿 脚踝的力量也要足够 芭蕾的转不是靠力气 而是找感觉 2半脚尖的"立"是旋转中最主要的一点 只有把脚尖立到最大限度 这样脚与地面的接触面才会减小 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 同一质量的物体 只有接触面小了 摩擦力才会变小3膝盖腰背脊如果不直立 胸是扣着的 那么想转好也是很难的4起法儿时 "蹲"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说"没有好的蹲 就没有好的跳" 其实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蹲 也就不会有好的转"5"开"也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也是芭蕾舞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点 在"转"时 无论是起法儿 还是旋转过程中 都要求从下而上的脚踝、膝关节、胯关节的开度.如果都是"关"的 即使能转 舞姿也不会好看6芭蕾舞中练好旋转的技巧包括手臂在旋转时可以起到保持身体平衡和加速的作用 旋转时 手臂有时也有变化 但手位的变化只有顺着整个身体的旋转动势而动我的回答还满意么 还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 谢谢
一 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二 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三 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四 把杆训练组合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五 踢后退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六 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七 大踢腿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八 下腰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九 劈腿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十 小跳组合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十一 舞蹈教学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1 局部组合训练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2 背肌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