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将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编辑:云舒 浏览: 181

导读:10月29日傍晚,的一则通报让不少人停下了手里的事——将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作为跑了十几年国际新闻的老编导,我盯着屏幕上的文字确认了两遍:没

10月29日傍晚,的一则通报让不少人停下了手里的事——将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作为跑了十几年国际新闻的老编导,我盯着屏幕上的文字确认了两遍:没错,是今年中美元首首次面对面的会面。

最近几个月,中美高层互动不算少——国务卿布林肯访华、经贸团队视频通话,但元首级别的见面,总能让话题再“热三分”。毕竟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元首坐下来聊”比任何声明都更直观:这两个影响全球的大国,愿意先把“分歧”放在一边,好好谈谈。

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把会晤的重点说得很明白:要聊“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还有双方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什么是“战略性”?比如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比如全球气候变化的合作,这些能影响未来几十年的“根儿上的事”;什么是“长远性”?比如经贸规则的重构、科技交流的边界,这些关系两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题”。

我刷了刷朋友圈和微博,网友的反应特别真实——做国际问题研究的老同事转发时写:“元首会晤是‘稳定器’,至少能把‘对抗’的调子压一压”;开跨境电商的邻居直接问我:“会不会聊关税?我最近发美国的货,关税还是高得肉疼”;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小侄女说:“希望能放宽签证,我想明年再去看同学”。这些来自普通人的疑问,恰恰戳中了中美关系的“民生属性”:它从来不是“远在天边”的国际政治,而是和我们的生意、学业、生活紧紧绑在一起。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不图什么“历史性突破”,就盼着两国能坐下来把话说明白——比如经贸上的摩擦能不能少点,比如科技交流能不能松点,比如地区问题上能不能多些共识。郭嘉昆说“愿同美方共同努力推动会晤取得积极成果”,这里的“共同努力”很关键: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方的独角戏”,需要双方都拿出诚意。

明天的釜山,肯定会是全球媒体的“战场”。但对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来说,不用盯着那些“宏大叙事”,只要记住一件事:两个大国愿意面对面沟通,本身就是最好的信号。毕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先“看见彼此”。

希望这次会晤,能给中美关系添点“稳劲”,也给我们的生活,多一点“确定性”——毕竟,稳,才是所有人最想要的答案。

文章插图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